张正蔚:无影灯下的绿衣天使
导语:你印象中的护士,是不是青一色的姑娘,穿着白色制服,戴着燕尾帽?
其实,还有这样一种护士,他们每天穿着绿色的手术服,个个神色高冷、步如疾风,相比普通的护士,他们更追求细致,享受节奏。
他们的工作支撑起了庞大的手术室最繁琐、也最严谨的日常,他们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一起保证了每一台手术的安全与成功。
今天,小编带你探访 “隐藏”在手术室、不常被你看见的护士,一位无影灯下的“绿衣天使”。
正文:
少时憧憬,坚定的选择
1993年出生在铁锁关镇的张正蔚自小体弱,医院家里两头跑对他来说也算常事,懵懂的他觉得医院里穿着白衣的天使神圣而又伟大,08年5﹒12汶川地震时,正值少年的张正蔚又在电视屏幕里看到白衣天使日以继夜、救死扶伤的身影,大学报考专业时张正蔚果断地把高考志愿表从零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统统填上了“护理系”。
2018年张正蔚进入宁强县中医医院,成为一名手术室专科护士,今年是他从事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第四年。
追求细致,严谨的工作
张正蔚凭着最初对白衣天使的憧憬选择了护理行业,可是当他真正做起来却发现这行并不容易,比想象中的要难得多。
医院里临床护士主要负责患者在院期间的病情观察、治疗等护理工作。而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掌握专科的护理技能外,还需要应对手术期间复杂多变的情况。张正蔚说:“或许在常人眼中,手术室护士好像只需要递递手术刀、血管钳,做好医生的帮手就行了,但其实我们的工作并不是递手术刀那样简单。”
上午07:10,张正蔚已经到了手术室,在与同事们做好当日手术实施安排、熟悉当日手术病历、高值耗材清点交接等工作后,他开始准备当天手术需要用的辅料,把辅料车推到手术室门口,并打开各种仪器设备。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由此开始。


手术开始前,张正蔚正在核实手术中所需的药物、用品及手术器械,手术不同,所需要的器械也不同。原则上来讲,一台简单的手术要准备50到60多件器械,而稍微大型点的手术可能会要上百件器械。
“别看这些器械样子差不多,用途、功能、传递方式却都不同,每台手术中需要用到什么手术器械,我们都要提前在脑海中列个清单,和医生沟通,在术前全部准备好。还要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小到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锯齿、每一块纱布的数量与完整,大到各种仪器设备,都要检查仔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张正蔚说道。
做为手术室护士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协助医生建立无菌的手术区域。无菌概念是进入手术室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小到怎样穿手术衣、戴手套、铺手术桌?第一块铺巾,面朝哪里放下?折叠1/3还是1/2?大到给皮肤消毒,暴露手术部位……样样细节都必须要到位,每个步骤都不能错。
张正蔚说:“工作虽然繁琐,但每当想到手术台上的患者及等候在手术室外焦虑的患者家属,我都告诫自己一定要细致严谨,不能犯错,错一步,都可能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无影灯下,生命的守护
核对完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记、药物过敏史、皮肤情况、检查报告等信息后,张正蔚又协助医生固定患者的手术体位,无影灯下,手术开始了,嘀哒嘀哒的监护仪心跳声,电刀的电凝声,推车的滚动声……像一场无硝烟的战斗。

张正蔚全神贯注,在医生每一个凝重的眼神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每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间,准确传递医生们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传递,这很考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你必须对所有器械都很熟悉,还要了解各种术式,熟悉手术步骤。最好!还能了解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思维走在医生前面,这才能做到医生‘要啥有啥’。当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手术中的各种情况,心中有谱,忙而不乱。每一个生命,都要认真对待,患者性命相托,我们一定会竭力守护,努力做到最好。”张正蔚说。
手术室内,张正蔚与医生、麻醉师密切配合,紧张有序的完成了第一台手术,送患者回病房后,张正蔚没来得及休息,又开始进行下一台的手术准备。
默默坚守,无悔的青春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工作起来不分白天和黑夜,一天十几台手术的情况很多,对于这样紧张的工作节奏,张正蔚说自己已经习惯。他笑言:“为了不耽误手术,手术室里的护士都练就了‘站得,憋得,饿得,忍得’的功力,工作期间都尽量憋着不上厕所。”每台手术,张正蔚都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手术室工作的这四年来,加班、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成了张正蔚的日常。尽管很累,只要看到病人战胜病魔,重获新生,张正蔚的内心就抑制不住的欣慰,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他在手术室的四方天地里默默坚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很庆幸当初没有因自己是男孩放弃理想,现在依然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张正蔚说。
信息科:张清梅
其实,还有这样一种护士,他们每天穿着绿色的手术服,个个神色高冷、步如疾风,相比普通的护士,他们更追求细致,享受节奏。
他们的工作支撑起了庞大的手术室最繁琐、也最严谨的日常,他们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一起保证了每一台手术的安全与成功。
今天,小编带你探访 “隐藏”在手术室、不常被你看见的护士,一位无影灯下的“绿衣天使”。
正文:
少时憧憬,坚定的选择
1993年出生在铁锁关镇的张正蔚自小体弱,医院家里两头跑对他来说也算常事,懵懂的他觉得医院里穿着白衣的天使神圣而又伟大,08年5﹒12汶川地震时,正值少年的张正蔚又在电视屏幕里看到白衣天使日以继夜、救死扶伤的身影,大学报考专业时张正蔚果断地把高考志愿表从零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统统填上了“护理系”。

2018年张正蔚进入宁强县中医医院,成为一名手术室专科护士,今年是他从事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第四年。
追求细致,严谨的工作
张正蔚凭着最初对白衣天使的憧憬选择了护理行业,可是当他真正做起来却发现这行并不容易,比想象中的要难得多。
医院里临床护士主要负责患者在院期间的病情观察、治疗等护理工作。而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掌握专科的护理技能外,还需要应对手术期间复杂多变的情况。张正蔚说:“或许在常人眼中,手术室护士好像只需要递递手术刀、血管钳,做好医生的帮手就行了,但其实我们的工作并不是递手术刀那样简单。”

上午07:10,张正蔚已经到了手术室,在与同事们做好当日手术实施安排、熟悉当日手术病历、高值耗材清点交接等工作后,他开始准备当天手术需要用的辅料,把辅料车推到手术室门口,并打开各种仪器设备。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由此开始。



手术开始前,张正蔚正在核实手术中所需的药物、用品及手术器械,手术不同,所需要的器械也不同。原则上来讲,一台简单的手术要准备50到60多件器械,而稍微大型点的手术可能会要上百件器械。
“别看这些器械样子差不多,用途、功能、传递方式却都不同,每台手术中需要用到什么手术器械,我们都要提前在脑海中列个清单,和医生沟通,在术前全部准备好。还要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小到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锯齿、每一块纱布的数量与完整,大到各种仪器设备,都要检查仔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张正蔚说道。
做为手术室护士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协助医生建立无菌的手术区域。无菌概念是进入手术室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小到怎样穿手术衣、戴手套、铺手术桌?第一块铺巾,面朝哪里放下?折叠1/3还是1/2?大到给皮肤消毒,暴露手术部位……样样细节都必须要到位,每个步骤都不能错。
张正蔚说:“工作虽然繁琐,但每当想到手术台上的患者及等候在手术室外焦虑的患者家属,我都告诫自己一定要细致严谨,不能犯错,错一步,都可能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
无影灯下,生命的守护
核对完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部位标记、药物过敏史、皮肤情况、检查报告等信息后,张正蔚又协助医生固定患者的手术体位,无影灯下,手术开始了,嘀哒嘀哒的监护仪心跳声,电刀的电凝声,推车的滚动声……像一场无硝烟的战斗。


张正蔚全神贯注,在医生每一个凝重的眼神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每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间,准确传递医生们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传递,这很考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你必须对所有器械都很熟悉,还要了解各种术式,熟悉手术步骤。最好!还能了解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思维走在医生前面,这才能做到医生‘要啥有啥’。当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手术中的各种情况,心中有谱,忙而不乱。每一个生命,都要认真对待,患者性命相托,我们一定会竭力守护,努力做到最好。”张正蔚说。
手术室内,张正蔚与医生、麻醉师密切配合,紧张有序的完成了第一台手术,送患者回病房后,张正蔚没来得及休息,又开始进行下一台的手术准备。
默默坚守,无悔的青春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工作起来不分白天和黑夜,一天十几台手术的情况很多,对于这样紧张的工作节奏,张正蔚说自己已经习惯。他笑言:“为了不耽误手术,手术室里的护士都练就了‘站得,憋得,饿得,忍得’的功力,工作期间都尽量憋着不上厕所。”每台手术,张正蔚都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手术室工作的这四年来,加班、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成了张正蔚的日常。尽管很累,只要看到病人战胜病魔,重获新生,张正蔚的内心就抑制不住的欣慰,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他在手术室的四方天地里默默坚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很庆幸当初没有因自己是男孩放弃理想,现在依然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张正蔚说。
信息科:张清梅